吴中琦,1996年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居北京宋庄,就职于东区艺术培训中心。
2016年作品入选中国·乐从——60%公共艺术露洲公共艺术节。
2017年参与乐从文化艺术季——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学术邀请展暨馆藏作品展。
画家吴中琦作为中央美院新意新象画室重要成员之一,其作品在新写意中意象化抒情,作品风格建构在意境美学精神之上,其特征是运用意象语言的隐喻性,象征性,在抽象与具象,动态与静态结果之间,营造了自然诗意的客观实体风貌,呈现了时空永恒和博大雄浑间结构,既充满西方油画的象征表达,又浸润着东方山水画的神秘意境,弥漫着一种静若处子的朦胧情感,和深思中的厚重与沉稳。
金石大写意画派的兴盛,毕竟要归结于1920年代成为海上画坛领袖的吴昌硕。而金石写意画派前驱的画风,如一股股涓涓细流般汇聚到了缶庐老人的画笔之下,最终也由他在海上画坛掀起了金石大写意的洪流。
今天,画家面向的不再是乡土诗意,而是现代城市的空间诗意。
如吴中琦的作品船与树衬托的是水的宁静,更是岁月的沉淀,无形中将时间拉回,呈现的是时光倒影的永恒静止之美。在吴中琦许多山水画中,画山而不止于山,有的呈现的是山上树的沐浴,有的是与云的融合,有的即有云,更有光的普照。也就是说,吴中琦的画是三维四维空间的呈现与融合。
生于江南水乡,其生命记忆和博大的东方园林文化,自幼融入吴中琦的血液里,他常常借用现实的元素转译图像,通过了艺术语言的转换,孕育出一种时光永恒的艺术形态。
在色彩运用上多采用自然的气候色,并不像许多画家追求个性化,冲撞感,硬质感。正是吴中琦作品中的“水到渠成”的交融感,立体空间上的层次感,生命的记忆和对现代艺术的追索无不唤醒着现代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
城市讲究灵魂,设计在意气韵。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有着底蕴丰厚的美育,有着新鲜血液面向国际的城市设计学院。这样一个独特、厚积薄发的艺术校园,它的整体面貌应该是得体且活跃、内敛而自信的。
吴中琦在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作品展中获得较高评价。吴中琦表示,时值百年校庆,在美院文化,美育精神的大环境下,我运用曲线元素与场地的“质换”理念,希望通过一系列构筑物串联、曲线的运用,将原本简单枯燥的硬质几何的场地环境转变成“自然”、“有机”等新视觉体验,赋予空间更多的生长性,使行人观者的思绪因其沉淀、升华,体验其中的文化互动。
是的,绘画的互动不在于纸和笔,而在于我们身处其中。这才是艺术的专注和其价值所在。(文/弘一云方)
推荐阅读:oppo与vivo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