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在线首页 > 资讯 > 正文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微信图片_20250804130617.jpg

8月3日,湖南省张家界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谭贤兵一行,在桑植县芙蓉桥乡合群村会见贺锦斋、贺锦璋(贺龙堂哥)后代,并共同赴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活动、祭拜贺龙堂妹贺望姑烈士。此次活动通过实地缅怀、追忆事迹、传递精神,深化了红色基因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实践。

微信图片_20250804130611.jpg

微信图片_20250804130600.jpg

微信图片_20250804130605.jpg

长征馆研学,一门忠烈的历史回响。 在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贺氏后人重温先辈革命史。贺龙之女贺捷生在回忆录中记述:桑植县10万人中有5万人参加革命,贺氏家族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050人,贺龙一家5位亲人为革命烈士,洪家关贺姓家族109人成为烈士,仅4人幸存。贺满姑之子向轩7岁参加长征,成为“最小红军战士”。馆内珍藏的贺锦斋绝笔家书——“吾将吾身献吾党”“誓为人民灭豺狼”——令在场贺氏后辈动容。

微信图片_20250804130541.jpg

微信图片_20250804130536.jpg

微信图片_20250804130517.jpg

微信图片_20250804130529.jpg

祭奠忠魂,重温壮烈史诗。 在合群村,谭贤兵与贺氏后人共同唱国歌、升国旗、听红色故事,向革命烈士贺望姑(贺龙堂妹、贺锦斋胞妹)肃立默哀,敬献花篮。贺望姑跟随贺满姑参加桑植游击队牺牲。贺锦斋离家别夫求真理、碎玉沉珠为革命的牺牲精神,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动容落泪。

英烈后代对话:血脉中的信仰接力。谭贤兵与贺锦斋烈士侄孙贺建军等亲属深入交流。贺锦斋作为贺龙堂弟、红四军第一师师长,1928年在石门泥沙镇突围战中为掩护贺龙牺牲,年仅27岁。其妻戴桂香守墓67年,每日吟唱丈夫改编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直至95岁离世。贺建军含泪回忆:“奶奶说‘钥匙不到锁不开’,用一生诠释了忠诚的含义。”谭贤兵指出,这种精神正由贺家后代和我们所有年轻人接力传承。

谭贤兵对贺氏后人说,你们作为革命先辈精神最直接的传承者,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先辈精神,激励自己及身边的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再立新功。

作者:李伊平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