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在线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阿热灵绣团队开展实地市场调研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阿热灵绣团队开展实地市场调研

2022年3月15日,阿热灵绣团队成员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实地调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绣的传承人和华珍藏羌博物馆的馆长杨华珍女士等相关从业人员进行

2022年3月15日,阿热灵绣团队成员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实地调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绣的传承人和华珍藏羌博物馆的馆长杨华珍女士等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采访,深入了解藏羌绣传承现状。

团队还对当地23家藏羌绣店铺进行走访调查,详细了解藏羌绣的市场容量与发展状况,为藏羌绣市场分析收集一手数据。同时,我们也对当地做相关文旅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从他口中,我们得知,这些年来,当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对藏羌绣的保护,我们可以在文化旅游等各种场合看到藏羌绣。

通过对藏羌绣从业者的采访,我们了解到:

受访者普遍认为藏羌绣对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藏羌绣是的一张名片,是带动经济的一个主要产业,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通过新媒体推广、高素质人才加入等方式,藏羌绣的宣传与创新力度得到有力支持。但即便如此,藏羌绣行业实际存在的问题仍然是不能忽视的。

对于手工艺者来说,从事这个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谋生。然而藏羌绣行业在就业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目前大量的机器制作的产品对手工产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并且大多数从业者收入很少又非常辛苦,久坐低头也为他们带来了一些严重的职业病。由于工作辛苦、回报与付出不匹配,此次受访的一位藏羌绣从业者也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这份事业。一位优秀的绣娘需要长达五至十年的练习,培训的时间成本高,且需要一定的悟性,因此绣娘的培养还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导致了藏羌绣从业者数量的不断下滑。

受访者表示,创意城市的称号并没有使手工艺的现状有大的改变,人们普遍只有手工艺比较发达的浅显印象。要改变藏羌绣行业环境,有力的传承发展仍然是关键,相关从业者不仅要了解过去、知晓现在、规划未来,还要付诸实践。但显然,藏羌绣的发展仅仅依靠藏羌绣从业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大众的认可与支持。

阿热灵秀项目成员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同学组成。项目立足四川阿坝州留守儿童、就业率低等痛点,以优质藏羌绣为载体,将产品销售、休闲旅游和解决就业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文旅,为乡村建设创造无限可能。

通过本次市场调研,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藏羌绣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手工艺者短缺、市场知名度低等问题。未来,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推进更多的尽到保护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把技艺传承给更多年轻人,并希望她们能把技艺和现代时尚、市场相结合,使技艺能够更好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在新时期得到新发展。


推荐阅读:旗龙

[责任编辑:无]